随着国内企业的发展壮大,近十年PLM领域进入爆发期,PLM系统成为所有中小企业的必选。然而,大多数企业在完成PLM系统后并不理想。笔者结合亲身经历,总结出以下原因:
1、PLM软件系统的选择
PLM系统导入企业的首要问题是选择哪种系统?市场上PLM产品林林总总,令人眼花缭乱。企业基于价格、名气、行业经验甚至高层偏好进行选择。这些选择不会错,但如果不考虑企业现状,脱离企业特点,就不是很靠谱的选择。在此建议企业可以从PLM系统最大的数据源中选择最匹配的PLM系统。PLM系统归根结底是管理数据。如果PLM系统没有数据或者数据精度太低,那么PLM系统就没有价值。
2.甄选执行顾问
目前,国内售前阶段大多是与高层对话,基本不涉及具体业务场景。这种方式往往导致后期项目的实施结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异,双方都不满意;因此,笔者建议从未来引入PLM系统后的业务场景出发,将部分蓝图阶段或详细设计阶段提前到售前阶段,降低后期项目实施失败的风险。
3.项目需明确需求,提出具体实施目标
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后,在合同阶段,除了价格部分外,还需要在项目合同中明确具体项目目标,不建议使用不可想象的项目目标:例如设计效率提高多少个百分点或成本降低多少等,这些难以统计,也会对项目验收造成障碍;建议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问题,基于未来PLM导入后的业务场景,提出具体目标,例如,设计数据的版本管理(解决文件版本混乱导致的报废问题)、设计数据唯一数据源管理(解决多数据源导致的采购或加工问题)、设计数据的电子化审批(解决纸质文档人工控制成本)、历史数据整理导入的范围和方法(解决历史数据导入PLM系统的问题)、基于PLM系统的变更管理(非文档变更、产品变更问题收集、解决、通知等)、项目管理(资源管理、项目进度统计等);根据企业现有的业务痛点,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实施目标,这个过程越具体,企业的需求就越清晰,不仅有利于顾问的后期服务,也有利于企业对自身需求有清晰的思考。项目实施前决策层和执行层的集思广益和深度思考,才能发挥实际作用,为项目成功上马提供坚实基础。
4.现在和未来具体业务场景的对比演示
目前PLM售前阶段的系统实施或方案一般讲策略和规划。实际上,方案的内容一般是行业内的通用解决方案,并不涉及具体的c.项目上线后结合企业现状的实施成果或效果。然而,PLM是一个直接面向研发、设计、项目管理等人员的系统。基层用户一般具有较高学历或企业经验,系统上线后与自身工作密切相关。如果效果不好,操作复杂,流程冗余,即使管理层强行推广,基础操作层面的用户也会因为各种原因(如系统慢、停机、流程审批时间长等)阻碍系统推广和日常运营,久而久之就不了了之,且运营时间越长,PLM系统问题积累越多,口碑越差。
笔者建议,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在完成详细设计后,增加当前和未来具体业务场景的论证环节。这就需要业务顾问对基础用户进行详细的应用培训,明确PLM系统介入后,会给基础用户的日常工作带来哪些改变。这样,基金会使用住户可在PLM系统正式上线前参与,有利于减少上线后的各种问题和投诉。
5.注重底层数据、细节、简单,相关员工全员参与
管理层往往过于关注企业发展战略、主要流程等与工作相关的领域,而对PLM系统落地最为关键的基础数据收集、整理、录入等细节关注不足,甚至完全忽略。同时,高层对基础数据生成的流程、特点和复杂性没有深入了解,各部门主要领导基本不参与项目实施(多数只参与调研),实际数据生成人员对项目没有发言权。
换句话说,PLM系统实现倾向于满足高层需求,而忽略了基本用户层的需求。一般企业在实施PLM系统时,特别是在系统架构阶段,底层用户没有决策权,管理着80%由高层决定的系统架构,但在基础数据方面,底层用户提供了90%以上的基础数据;如果底层数据质量太差,PLM系统架构再合理,报表再完美,都是没有意义的。
<img src="/ueditor/upload/image/20211025/6377077090064683393207043.p